烽火长歌雁门沙

第36章 边关风云起

加入书架
书名:
烽火长歌雁门沙
作者:
喜欢花熊的贝雷
本章字数:
5280
更新时间:
2025-05-29

第三十六章?边关风云起

长安城中,百姓们还沉浸在萧承砚剿灭海盗凯旋的喜悦之中,街头巷尾仍在传颂着水师的英勇事迹。然而,边关的加急战报却如一盆冷水,瞬间浇灭了这欢庆的氛围。

皇宫内,皇帝高坐龙椅,面色凝重地看着手中的战报,眉头紧锁,一言不发。朝堂上的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,整个大殿弥漫着压抑的气息。良久,皇帝将战报重重地拍在龙案上,怒声道:“北方的游牧民族,竟趁我大唐水师出海、国内事务繁忙之际,在边境肆意骚扰,甚至有进犯之势,实在是欺人太甚!”

大臣们听闻,顿时议论纷纷,有的主张立刻调兵遣将,前往边关御敌;有的则担心国内兵力分散,建议先以和谈稳住局势。萧承砚和阿史那云站在朝堂之中,听着大臣们的争论,心中皆是忧虑。萧承砚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陛下,北方游牧民族向来野心勃勃,此番趁虚而入,绝不能姑息。臣愿带领将士,奔赴边关,击退敌军,保我大唐边境安宁。”

阿史那云也紧接着出列:“陛下,云儿愿随承砚一同前往。边关局势复杂,云儿对游牧民族的风俗和习性略知一二,或许能在谈判或作战中有所帮助。”

皇帝看着二人,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:“萧将军、阿史那姑娘,此次边关危机关系重大,朕便将此事全权交予你们。务必谨慎行事,既要击退敌军,又要尽量减少伤亡。朕会命户部全力筹备粮草物资,支持你们的行动。”

退朝后,萧承砚和阿史那云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边关之行。萧承砚前往军营,挑选精锐士兵,同时与将领们商讨作战策略。他深知,游牧民族骑兵机动性强,擅长长途奔袭,在边境的草原地形上作战,必须制定出灵活多变的战术。“此次出征,我们面对的是狡猾的游牧骑兵。他们熟悉草原环境,行动迅速。我们要加强侦查,掌握敌军动向,同时利用我们的优势,比如强弓硬弩,以应对他们的冲锋。” 萧承砚对将领们说道。

阿史那云则在城中忙碌,一方面安排人手采购、筹备粮草物资,确保前线的供应充足;另一方面,她凭借自己的人脉,收集关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最新情报,包括他们的兵力部署、首领意图等。“我们必须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不殆。这些情报可能会成为我们制胜的关键。” 阿史那云对负责情报收集的人员叮嘱道。

几日后,萧承砚和阿史那云带领大军,浩浩荡荡地奔赴边关。一路上,他们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。望着沿途的山川大地,萧承砚心中感慨万千:“云儿,这片土地承载着无数百姓的安宁,我们绝不能让敌军践踏。” 阿史那云坚定地点点头:“承砚,我们一定能守护好边关,守护好大唐的每一寸土地。”

与此同时,在朝堂之上,权力的斗争并未因边关危机而停止。一些大臣认为萧承砚和阿史那云手握重兵,频繁出征,对朝廷的权力平衡构成了威胁。他们在暗中勾结,企图在萧承砚和阿史那云出征期间,削弱他们的势力,甚至想借机将他们扳倒。“萧承砚和阿史那云如今风头太盛,长此以往,朝堂之上恐无人能制衡他们。我们必须想办法,在他们出征时,釜底抽薪。” 一位心怀不轨的大臣在密室中与同党商议道。

然而,这些阴谋并未逃过阿史那云的眼线。她在离开长安前,便安排了亲信密切关注朝堂动向。得知这些消息后,阿史那云心中大怒,但她知道此时不能冲动,必须冷静应对。“承砚,朝堂上那些人又在搞小动作。我们在边关浴血奋战,他们却在背后算计,实在可恶。” 阿史那云将情报告知萧承砚。萧承砚神色冷峻,眼中闪过一丝怒火:“云儿,不必理会这些跳梁小丑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击退敌军,守护边关。待此事了结,再与他们算账。”

大军抵达边关后,萧承砚和阿史那云立刻展开行动。他们视察边境防线,慰问守城将士,了解敌军的进犯情况。只见边境的百姓流离失所,村庄被烧毁,农田荒芜,一片凄惨景象。萧承砚和阿史那云心中悲痛不己,更加坚定了击退敌军的决心。

“将军,敌军近日频繁在边境骚扰,他们的骑兵行动迅速,我们的防线时常受到冲击。” 一位守城将领向萧承砚汇报。萧承砚看着边境的形势图,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我们不能被动防守,要主动出击。但在出击之前,必须先摸清敌军的主力位置和行动规律。传令下去,加强侦查,一旦发现敌军主力,立刻回报。”

阿史那云则深入百姓之中,安抚民心,组织百姓自救。她帮助百姓重建家园,分发粮食和衣物,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。“乡亲们,大家不要害怕。朝廷己经派大军前来,一定会赶走敌军,让大家过上安宁的日子。现在,我们一起努力,重建家园。” 阿史那云的话语温暖了百姓的心,百姓们纷纷表示愿意配合军队,共同抗击敌军。

经过几日的侦查,终于有了敌军的消息。一支游牧民族的主力骑兵正在向边关的一座重要城池逼近,企图一举攻破城池,打开入侵大唐的通道。萧承砚得知消息后,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作战计划。“敌军来势汹汹,但我们也有优势。我们熟悉城池的防御工事,且城中粮草充足。我们可以利用城池的坚固,吸引敌军攻城,然后再派出精锐部队,从侧翼包抄,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 萧承砚指着地图,详细地讲解作战计划。

将领们纷纷点头,表示赞同。于是,萧承砚和阿史那云开始部署兵力。他们将一部分兵力留在城中,加强城防;另一部分兵力则由萧承砚亲自带领,埋伏在敌军侧翼的山谷中。阿史那云则负责在城中指挥,协调各方。

当敌军的骑兵抵达城下时,看到城池防守严密,并没有贸然进攻,而是在城外扎营,试图寻找破绽。萧承砚在山谷中观察着敌军的动向,心中暗自盘算:“敌军果然狡猾,他们在等待时机。但我们不会给他们机会。”

几日后,敌军终于按捺不住,开始攻城。他们的骑兵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,试图冲破城门。城墙上的唐军将士们奋勇抵抗,用弓箭、滚石等武器击退敌军的进攻。一时间,城墙上硝烟弥漫,喊杀声震天。

就在敌军攻城正酣时,萧承砚一声令下,埋伏在山谷中的唐军精锐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侧翼。敌军没想到唐军会从侧翼杀出,顿时大乱。萧承砚挥舞着长刀,带领将士们冲入敌阵,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厮杀。

战场上,刀光剑影,血肉横飞。唐军将士们士气高昂,奋勇杀敌。游牧民族的骑兵虽然勇猛,但在唐军的两面夹击下,渐渐陷入了劣势。经过一番苦战,敌军终于抵挡不住,开始溃败逃窜。萧承砚见状,下令乘胜追击,务必将敌军彻底击退。

在唐军的追击下,敌军一路狼狈逃窜,死伤惨重。萧承砚和阿史那云成功击退了敌军的进犯,保卫了边关的安全。消息传回长安,百姓们欢呼雀跃,朝堂上也对他们的功绩赞不绝口。

然而,萧承砚和阿史那云知道,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。北方游牧民族不会善罢甘休,他们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。同时,朝堂上的权力斗争也依旧暗流涌动,等待着他们去化解……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