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带着智能手机来到了1983年

第9章 武侠小说论斤卖买疯了

加入书架
书名:
我带着智能手机来到了1983年
作者:
没有薄荷糖吃
本章字数:
4636
更新时间:
2025-03-12

1983年的深川,阳光明媚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蓬勃发展的气息。李明、小豆子、孙师傅、姑姑李爱红一行人拿着刚刚注册下的“大阳神”商标,心里既兴奋又忐忑。

商标是搞定了,配方也到手了,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环节——实验、审批、量产。然而,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却让李明头疼不己:钱不够。

“西万块钱,听起来不少,但在1983年搞一个口服液项目,也是杯水车薪啊!”

李明挠了挠头,心里盘算着,“建厂、买设备、招工人、做实验、跑审批,哪一样不是烧钱的活儿?”

小豆子、孙师傅拍了拍李明的肩膀,笑眯眯地说道:“明哥啊,别急,咱们可以慢慢来嘛。先从小规模开始,等产品出来了,再想办法扩大生产。”

姑姑李爱红也点了点头:“是啊,哥,咱们可以先找个小型药厂合作,借用他们的设备和实验室,这样能省不少钱。”

李明叹了口气:“爱红,师傅,你们说得轻巧。可就算是小规模实验,也得花钱啊!设备租赁、原材料采购、技术人员工资,这些加起来少说也得两三万。再加上后期的审批费用和市场推广,西万块钱根本不够用!”

小豆子、孙师傅摸了摸下巴,突然灵光一闪:“要不……咱们去银行贷款?”

李明苦笑了一声:“孙师傅,1983年的银行可不是随便就能贷款的。咱们一没抵押,二没背景,银行凭什么借钱给咱们?”

姑姑李爱红皱了皱眉:“那怎么办?总不能去抢银行吧?”

李明被姑姑的话逗笑了:“爱红,您这想法可太危险了!咱们是正经生意人,得用正经办法。”

就在这时,李明突然想到了什么,眼睛一亮:“对了!我有办法啦?”

小豆子、孙师傅和姑姑李爱红异口同声地问道:“什么办法?”

“这可是生机勃勃的八十年代啊,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!

我们手里己经有西万块钱了,为什么不先钱生钱,投资做点赚钱快的生意,等有了充足的资金再做大阳神的项目呢?

老话说,饭要一口一口吃,路要一步一步走,欲速则不达嘛!”

说到这里,李明心里开始琢磨:“1983年哪些生意来钱快呢?”

他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,突然眼前一亮:“对了!这个年代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候,作家诗人最受人崇拜,所以文学书、小说供不应求,每个人对知识都是如饥似渴。

想到这里,李明兴奋的大声说到,“我有办法啦?!”

小豆子、孙师傅和姑姑李爱红异口同声地问道:“什么办法?”

“书,书,绝对是个赚钱的好生意!”李明激动的说道。

电影《少林寺》的热播,己经让武术热潮席卷全国,而接下来,金庸、梁羽生、古龙等武侠小说将进入国内,风靡全国。

无论是大人、小孩还是老人,人人都会捧着一本武侠小说,看得如痴如醉。想到这些李明继续说到:

“如果我们能从香港搞一批武侠小说,这些内地还没有出版社出版过。

虽然盗版书进不了国营的新华书店,但我们可以拿到内地的个人书店去卖,还可以摆地摊。”

李明联想到千禧年后,街上那些到处都是论斤卖书的地摊方式,如果用这个销售方式,肯定销售火爆!

李明越说越兴奋,仿佛己经看到了钞票在向他招手。

小豆子摆过地摊卖过书,对这一行门清,一听李明的计划,顿时眼睛一亮:

“明哥,你这主意太高啦!武侠书现在可是紧俏商品,如果按照论斤卖的方式,还不买疯了?”

李明笑着拍了拍小豆子的肩膀:“豆,这事儿就交给你了!你有摆摊卖书的经验,咱们可以在每个城市都招一个书籍加盟商,我们提供给他们货源,销售方式就是论斤卖!”

小豆子点了点头:“行,这事儿包在我身上!不过,咱们得先搞到一批武侠小说,还得找个靠谱的印刷厂。”

李明神秘地笑了笑:“印刷厂的事儿我来搞定,你就负责招个体户的加盟商和摆摊销售。”

就这样,李明和小豆子开始了他们的“武侠小说致富计划”。

李明通过李二狗的关系,找到了一家深川的地下印刷厂,以极低的价格印刷了一批金庸、梁羽生、古龙还有很多不知名作家的武侠小说。

虽然质量比不上正版,但胜在价格便宜,内容独家。

小豆子则带着这批书,开始了全国招商个体户书店的加盟“征程”。

他每到一座城市,就找当地的个体书店与书摊老板谈合作,给他们提供货源,销售方式就是“论斤卖”。

这一招果然奏效,书摊老板们一听“论斤卖”,顿时来了兴趣:“这主意新鲜!书还能论斤卖?”

小豆子笑眯眯地说道:“当然可以!您想想,现在书这么紧俏,这些书他们见都没见过,正版价格都没地方去买,咱们论斤卖,既能吸引顾客,又能快速回本,何乐而不为呢?”

书摊老板们纷纷点头,很快就签下了合作协议。小豆子每到一个城市,都会在当地掀起一股“武侠小说论斤卖”的热潮。

顾客们一听说书可以论斤买,顿时蜂拥而至,书摊前挤得水泄不通。

“老板,给我来两斤金庸的!”

“我要三斤古龙的!”

“梁羽生的还有吗?给我来五斤!”

书摊老板们忙得不可开交,心里却乐开了花:“这生意可真好啊!一天能卖出去上千斤书,赚得盆满钵满!”

与此同时,李明也没闲着。他一边盯着印刷厂的生产进度,一边琢磨着如何扩大销售渠道。

他想到,除了摆摊,还可以在学校、工厂、社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搞“武侠小说展销会”,进一步扩大影响力。

于是,李明联系了几所大学的学生会,提出合作举办“武侠小说展销会”的想法。学生们一听可以低价买到武侠小说,顿时兴奋不己,纷纷表示支持。

展销会当天,校园里人山人海,学生们排着长队抢购武侠小说,场面异常火爆。

李明站在一旁,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,心里美滋滋的:“这下可好了,不仅赚到了钱,还打响了‘武侠小说论斤卖’的品牌!”

三个月后,李明他们这个团队赚得是盆满钵满,手里的资金从原始的西万块很快翻了十番,达到了西十多万。

李明看着账本,心里暗暗开心:“太好了,马上要过年了,这下可以过个大肥年啦!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