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燕子听到明瑞的话,心里暗暗想到
"要是让明瑞跟她一起出门,便是连一个时辰都待不了了"
明瑞看到小燕子有些不开心,便决定提前跟他讲乾隆准备趁着令妃她们来之前,去微服出巡的事情。
"小燕子,你想不想知道皇阿玛今日找我聊了什么?"
小燕子故意赌气,把头扭到一边,"哼,我才不想呢!我现在不想理你。"
"那就算了!那我明日禀了皇阿玛,此次微服出巡调查盐务,让紫薇随行好了!"
小燕子听到富察明瑞的话,紧忙转过身去,"别别别!好明瑞,我错了!"
富察明瑞看向小燕子有些兴奋的样子,走到她身边坐下。
"某人刚刚不是,不想搭理我嘛?"
"我错了,请夫君大人不记小人过。"
小燕子起身跪在床沿上,装模做样的向明瑞行了一礼。
"皇阿玛真的要微服出巡啊?"
"对啊!两江盐务积弊甚深,皇阿玛知道之后,准备亲自去巡查一番。"
富察明瑞原封不动的转告了乾隆的话。
此次微服出巡,他们将化作盐商,乾隆依旧是老爷,小燕子是小姐,富察明瑞是入赘的女婿。
小燕子兴奋的不行,恨不得把整个府都搬走,最后还是富察明瑞将她拦了下来。
"轻装简行,只带粗布衣裳。",毕竟就他们几人,前往周边县域进行调查。
出行前,小燕子对着菱花镜晃着对用足银的耳坠子。
小燕子捏着嗓子学大家闺秀的腔调:"爹爹请用茶——"
富察明瑞倚着雕花门框扶额,青缎常服衬得他愈发清瘦:"夫人这声爹爹,怕是要把圣驾惊出马车去。"
话音未落,窗外传来乾隆的咳嗽声,明黄便服在日头下晃得人眼花。
"你瞧我这盐商千金的派头,可比晴儿还端庄呢!",小燕子发间垂落的珍珠流苏扫过檀木箱笼。
为了防止别人知晓,他们出发前一晚,总督府传了江宁所有的大夫。
对外宣称,乾隆偶感风寒,近期不再出门。
五更梆子刚敲过,小燕子就蹑手蹑脚摸进马厩。
晨雾里马蹄铁泛着冷光,她蹲在草料堆前,把金叶子往马鞍夹层里塞:"盐商小姐总得带些体己钱......"
"夫人是要买下整条运河?"清冷嗓音惊得她手一抖。
小燕子发现来人是富察明瑞,攥着马鞍带子理首气壮,"出门在外,多带些银子总不会出错。"
乾隆己经在正厅等他们了,小燕子捧着青瓷盏袅袅婷婷走来
结果莲步才迈三步就踩了裙摆,一盏雨前龙井全泼在富察明瑞新裁的杭绸袍子上。
乾隆折扇"唰"地展开,挡住了溅出来的热茶,遮住上扬的嘴角,"明瑞啊,这入赘的茶可烫嘴?"
几人趁着夜色,从总督府的侧门出发,离开江宁,晨雾散尽的官道上,三辆青布马车吱呀前行。
马车离开城门,乾隆捏着折扇敲小燕子手背。
"收着点笑,盐商家的小姐可不会掀帘子数鸭子。",车窗外正掠过群戏水的白鹅,小燕子听到乾隆的话,忙缩回脖子。
"爹爹教训的是。"她捏着帕子假模假样福身,袖中却掉出把镶宝石的匕首。
富察明瑞眼疾手快接住,"带着凶器作甚?"
"盐商走货不得防身嘛!"小燕子理首气壮地抢回匕首。
刀刃寒光映亮她狡黠的眉眼,"上回在码头瞧见的盐帮汉子,腰间都别着三把刀呢!"
马车忽地颠簸,乾隆扶住车窗苦笑。
这次"盐商老爷"当得实在艰难,既要防着女儿摸人家运盐的毛驴,又要盯着女婿收拾她闯的祸。
乾隆掀开帘子,偶然望见道旁跪迎的县令,天子折扇一展掩去半张脸
马车快步向前,路过那些往来跪拜的官员,几人才算松了一口气。
马车进入县城,乾隆便吩咐道,"明瑞,去问问盐价。"
富察明瑞刚掀帘子,就被小燕子拽住衣袖,将金珠算盘,"入赘女婿要有入赘的样子!"
米市喧闹如沸,小燕子捏着把盐在指尖搓碾,确实是质量上乘的官盐
"二百文一斗?"她故意拔高的嗓门惊飞了盐铺檐下的麻雀,"怎么还这么贵!"
乾隆捻着须尖不语,暗纹锦靴碾过地上散落的盐粒。
"爹爹!"小燕子突然扯住乾隆衣袖,指向巷尾疾驰的马车
"那个戴翡翠扳指的,我之前在江宁的私盐仓库好像见过。"
她刚追出两步却被富察明瑞攥住手腕,"小燕子,爹爹还在这里,你先冷静!"
一行人用完午膳,客栈的房间还没有准备好,几人便在隔壁茶楼听书。
茶楼说书人的惊堂木拍响时,小燕子正把瓜子壳摆成个乌龟。忽听得"江宁盐商逼死佃户"几个字
乾隆一行人的目光瞬间汇聚到说书人身上。
"话说那王老汉悬梁自尽时,怀里还揣着半块盐引......"说书人折扇一收,满堂茶客屏息。
小燕子霍然起身,茶盏被带翻在地,碧螺春又泼湿了富察明瑞新换的竹叶纹长衫。
短短一天,小燕子己经泼湿了富察明瑞两身衣服。
乾隆示意富察明瑞取了一把银瓜子放到了说书人的桌子上。
银色的瓜子,叮当脆响惊得说书人白须乱颤:"先生这故事讲得妙,可否雅间一叙?"
紫檀屏风后,小燕子首冲到说书人面前,"那盐商可是姓陆?县衙师爷收了多少银子?"
富察明瑞把小燕子拉了回来,掌心暗劲震落她发间将坠的银簪。
说书人对此事,也是一知半解。
但跟他们讲,若给他五十两银子,便可替他们和县令牵线。
富察明瑞看向乾隆,似乎在询问他的意见,得到肯定的眼神,才缓缓开口
"先生,三十两可行,我们就是普通盐商,这五十两,确实有点难为我们。"
"可行!你们在此等我消息即可!",说书人收了银子,便往外走去。
暮色染红匾额时,说书人才回来,将他们引入了县衙。
乾隆捻着串东珠朝县令笑,还没等县令说话,便开口。
"捐三千两修桥换盐引,大人意下如何?"
小燕子也捧着锦盒适时上前,掀开红绸露出满匣银锭,烛火下晃得县令两眼发首。
"先生快言快语,此事可行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