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世界的大明天下

第136章 乾坤新局·英名永传

加入书架
书名:
异世界的大明天下
作者:
明火帝君
本章字数:
2910
更新时间:
2025-07-09

经此一役,大明与天狼族之间的纽带虽历经战火淬炼,却愈发坚韧。甘州城在军民齐心协力之下,迅速恢复往昔生机,残垣断壁被一一修复,新的集市规划有序,往来商旅络绎不绝,较之乱前更显繁华热闹。

永华女帝深知,欲求长久和平,仅靠武力震慑与物资互通尚显不足,文化的交融与人心的相通才是根本。于是,她下旨在京城设立“万国学府”,广纳各族英才,不论出身,皆可入学研读经史子集、天文地理、格物致知之学。天狼族听闻,众多年轻子弟踊跃奔赴京城,渴望在这知识殿堂汲取智慧之光。

与此同时,为稳固边防,永华女帝又恩准赵铭之请,在西北边疆大兴屯田之举。招募流民、退伍将士,依大漠地势开垦农田,引雪山融水灌溉。不出数年,荒芜沙地化为绿洲,粮食产量不仅自给自足,还能稍有盈余以供军需。军民一体,同守边疆,使得大明西北防线固若金汤。

岁月悠悠,天狼王巴特尔随着年纪渐长,深感体力不支,遂将王位传于智勇双全的幼子阿史那·苏赫。苏赫自幼受父亲熏陶,对大明文化满怀敬意,继位伊始,便亲赴京城朝贡,向永华女帝表明忠心,誓言世代与大明交好。

永华女帝见苏赫年少有为,心中甚喜,赐下厚礼,并派数位大儒随行,助其在天狼族内推广文化教育。在双方共同努力下,天狼族开始出现定居村落,文字逐渐普及,族人间的纷争也因明理识字而日益减少,大漠之上,一片祥和安宁之景。

然而,天下大势,变幻莫测。在遥远的海外,西方列强听闻东方有一富庶大明,资源丰富,市场广阔,不禁心生觊觎。几艘巨大的帆船破浪而来,停靠在大明沿海港口。这些异邦人金发碧眼,身着奇装异服,手持火枪火炮,言语不通却态度傲慢,张口闭口索要通商口岸,妄图凭借武力打开大明市场。

沿海官员惊慌失措,加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京城。永华女帝览奏之后,龙颜大怒,拍案而起:“我大明疆土,岂容外人肆意践踏!传令下去,沿海诸省即刻加强戒备,整军备战,敢犯我大明海疆者,必让其有来无回!”

随后,她召集内阁大臣、军事将领齐聚一堂,商议应对之策。朝堂之上,众说纷纭。有大臣主张闭关锁国,以绝后患;有大臣提议开放口岸,但需严加管控。永华女帝沉思良久,目光坚定:“闭关锁国,虽可保一时安宁,却非长久之计。我大明既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傲立于世,何妨在可控范围内与外邦交流,只是需让他们知晓,我大明主权不容侵犯!”

于是,永华女帝任命智勇兼备的水师提督戚继光为钦差大臣,赶赴沿海。戚继光领命而去,到任后,立即整饬水师,日夜操练。他深知西方火枪火炮威力巨大,遂潜心研究,结合大明水军优势,改良战船,装配火炮,打造出一支攻守兼备的精锐水师。

与此同时,永华女帝又派精通外语、熟悉外邦风俗的使者与西方列强周旋。一方面,向他们展示大明的繁荣昌盛、文化底蕴,表明大明开放交流的诚意;另一方面,严正声明大明对外邦通商的原则与底线,绝不容许任何不平等条约的签订。

在双方多次谈判交锋中,西方列强虽屡屡使出威逼利诱之术,但均被大明使者一一化解。而戚继光的水师在沿海多次演练,炮声轰鸣,威震西方,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异邦人不敢轻易妄动。

最终,经过艰苦谈判,西方列强不得不放弃无理要求,与大明签订平等互利的通商条约。大明开放广州、泉州、宁波三处口岸,允许外邦商船往来贸易,但必须遵守大明律法,缴纳赋税。

消息传遍全国,百姓欢呼雀跃,为女帝的英明决策点赞。永华女帝借此机会,大力发展海外贸易,鼓励民间商人出海经商,一时间,大明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,换回大量白银与新奇物资,国家财富迅速积累,科技文化交流频繁,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盛世篇章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