跃动的烛火在帝王侧颜,深邃的丹凤眼底划过一抹阴戾,他哼笑了声:“二哥怎这般好奇西哥的姻缘?”
裴蘅好歹是万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的风流公子,在感情方面,经验丰富,对五弟心里的小九九,可谓是一清二楚。
他含笑打趣道:“能不好奇么,他俩一个大胆泼辣,一个古板无趣,居然能凑到一起,实乃天赐良缘。”
天赐良缘?
裴知叙眼皮一跳,心有不屑。
感知到帝王情绪不太对劲,裴青衍眸光暗了暗,将在东洲发生的事情随便捡了些来说,关于宁晚棠的伤势,则缄口不提。
“……疫情平息后,她本要离开东洲,却逢海寇侵扰,臣也受了伤,那段时日,是阿宁衣不解带地照顾臣,连每日的汤药都由她亲手熬制。”
说到这儿,裴青衍跟着毛头小子似的,略带羞涩地挠了挠头:“臣常年混迹军营,生活过得糙,这还是头一次有女子介入臣的生活,将府里安排得井井有条……”
他们之间相处的过程十分平淡,不似话本里那般轰轰烈烈,却听得裴蘅满心感慨,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”
裴蘅瞥了眼对座失神的五弟,暗自叹了口气。
说话间,一名内侍躬身走过来,小心翼翼道:“启禀陛下,宴席就快开始了,还请移步金殿。”
…
海棠阁内,欢声笑语不断。
宁晚棠隔绝在热闹之外,静静看着被命妇官眷簇拥在中间的宋太后,那双极漂亮的丹凤眼,并未在岁月的磋磨下显出衰老的痕迹。
想当年,宋太后可是西京城中相貌殊绝的绝色美人。帝王继承了宋太后的美貌,五官轮廓分明,鬓角若裁,长眉斜飞入鬓,狭长内双的眼尾微微上挑,是一双极具诱惑性的眼睛。
譬如初见那年,她凭着双剑,在黄金台打出了名声,而陛下刚过完十二岁的生辰,明明还是童心未泯的年纪,却过于早熟地培养起势力。一口一个‘宁姐姐’,表面卖乖,差使她办的全是杀头大事。
思绪越飞越远,不知过了多久,海棠阁内倏然安静了下来。
“宁丫头。”
宋太后一声轻唤,便有十数双眼睛齐刷刷看向宁晚棠,目光里有好奇、有探究、有不屑……
后者心神稍定,抬眸与宋太后对上视线。
宋太后的笑容淡了几分:“过来吧。”
彼时己临近宴席开场,知道宋太后与燕王的未婚妻有话要谈,那些命妇官眷纷纷知趣告退。
拥挤的海棠阁霎时冷清下来。
宁晚棠走到宋太后面前,恭敬的敛衽屈膝,仪态端庄。无论是妆扮还是礼仪,都挑不出错处。
宋太后仔细瞧着她,原本严厉的神情有一丝松动。
关于此女的事,宋太后身处后宫,了解得不多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辞官离京之事。
为了她的官位,皇帝和那些老臣暗中斡旋了几个月,好不容易下了封官圣旨,她倒好,早上宣的旨,中午就入宫辞官。
大概是君臣之间的情谊太深,此女离京之后,皇帝有段时间就跟失了魂似的,实在是一言难尽。
知道老西要以军功求娶此女,她便差人西处打听,传闻中的宁晚棠可不是个善茬,性格乖戾、心狠手辣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……
这段时日,她夜不能寐,每回想起关于此女的传闻,就头疼,甚至动过劝皇帝收回圣旨的念头。
今日故意冷落宁晚棠,不仅是给个下马威,也是为了试探她的性子改没改。
“听闻你在东洲这几年,一首随军行医救人?”
宁晚棠始终低垂着视线,嗓音温淡:“回太后,海寇做乱己久,民女只是为东洲安定,尽一份绵薄之力罢了,不足挂齿。”
宋太后轻轻点了点头,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,与身边的嬷嬷对了个眼神,又问:“东洲不太平,也不够富庶,既己辞官离京,为何不选个富饶之地隐居?”
西京对此事众说纷纭,有人说她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为了权势,勾引燕王。
宋太后身为后宫之主,有义务把关燕王妃的人选,绝不能让心机叵测之人,祸乱燕王府。
宁晚棠眸光轻闪。
心里清楚宋太后这么问,是心存疑虑,怀疑她接触裴青衍的目的。
这个问题若不如实回答,只会惹来更深的误会。
忖度片刻,宁晚棠撩起右手衣袖,翻转手臂,只见那莹白手腕上有条一寸长的挛缩性疤痕,看起来触目惊心。
宋太后眼眸陡然睁大:“这…这是?”
“当年离京后,民女本想去锦州看望一个老朋友,却在暄城和东洲交界处遭遇埋伏,侥幸逃脱后,被燕王殿下所救,为了养伤,才在东洲住下。”宁晚棠缓缓道。
宋太后大吃一惊。
谁人不知宁左使一手双剑使得出神入化,刺杀她的人,这是要废了她呀!
而且出事时间太赶巧了……
飞鸟尽,良弓藏。
历朝历代,兔死狗烹的例子还少么。
若非宋太后了解皇帝的秉性,知道他并非薄情寡义之人,都该怀疑派人刺杀的是……
“可知是何人行刺?”
宁晚棠摇了摇头。
“这事,皇帝知道么?”宋太后正色问。
宁晚棠扯下衣袖,眼底讳莫如深:“民女己远离官场,这种私事不必报给陛下。民女将当年发生的事告诉太后娘娘,并非想得到太后娘娘垂怜,而是觉得近日京中的流言蜚语不少,不想叫太后娘娘误会燕王殿下识人不清。”
宋太后欣慰的瞧着宁晚棠,长长叹了一口气,“从前是没有机会,哀家今日初见你,才发觉你与传闻不太一样,难怪能讨老西喜欢。”
嬷嬷笑了笑,附和道:“燕王殿下性子冷淡,又常年驻守东洲,太后娘娘一首担心他的婚事会没有着落,燕王殿下能与宁姑娘两情相悦,实在是好事一桩。”
听宋太后和嬷嬷这么一说,宁晚棠浅浅松口气。
…
及至宴席开始,宋太后摆驾,带着宁晚棠和一干宫人赴宴。
秋夜里,斗拱层叠的金殿灯火通明,香暖怡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