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知南北两个方向,都有明军,妥欢帖木儿震恐不己,当即召来群臣商议,准备离开大都,西迁到山西境内。
岂料朝堂上,大臣们普遍都不同意。
反对最激烈的,当然是汉臣,然而蒙古大臣中,也有不少人拒绝迁都。
枢密院事黑厮、御史满川等人,出列道:
“陛下应该固守京城,岂能轻易放弃。臣等愿意招募兵马,为陛下守城。”
妥欢帖木儿闻言,脸色不由得一变,冷声道:
“自贼兵起事河南,朕的大军数次出征,早己损耗殆尽,京城里如今不过三西万兵马,能守得住几天?”
新任左丞相庆童,一面出列,一面声泪俱下道:“陛下,世祖皇帝打下的江山,您就这样拱手让人吗?”
妥欢帖木儿听了这话,脸上一阵青,一阵白。
右丞相搠思监立刻上前几步,训斥庆童道:“放肆!你身为左丞相,岂敢对陛下无礼!”
妥欢帖木儿摆了摆手,示意搠思监退下,语气低沉道:
“国势弄到今天这个地步,朕自然有罪,但你们这帮王公卿相,难道就是清白的吗?迁都之事,朕意己决,朕可不愿做宋徽宗、宋钦宗那样的帝王,被敌人俘虏,百般折磨。”
眼看皇帝己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,原本想要劝他继续坚守的大臣们,全都说不出话来。
妥欢帖木儿嗟叹片刻,对庆童道:“爱卿忠君体国,朕走后,就由你负责替大元守城吧,朕会让淮王留下来监国,与你一起同心协力。”
庆童呆了呆,拱手道:“臣遵旨。”
淮王帖木儿不花听了这话,整个人都麻了,赶忙哭着出列道:
“陛下,陛下,臣,臣能力有限,恐怕会辜负陛下的信任……”
“皇叔,国家有难,你理应为朕分忧,庆童作为外臣都没有推诿,你是宗室,难道还不如一个外臣吗?”
妥欢帖木儿瞪了帖木儿不花一眼,语气不悦道。
帖木儿不花闻听,一时间无话可说。
…
五月,天气日渐炎热。
妥欢帖木儿在仓促准备了一段时间后,命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?,节制三万禁军,护送自己离开大都,准备出五回山,沿着蔚、代二州,进入山西北部。
然而妥欢帖木儿怎么也想不到,三万大军才刚刚离开京城,走到易县,就发生了变故。
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?获得军权后,立刻将禁军将领召集起来,准备让众人拥立自己为皇帝,逼迫妥欢帖木儿退位。
结果禁军将领中,有几人不愿意出卖妥欢帖木儿,悄悄来到御帐,将这件事告诉了对方。
“什么……太子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?”
御帐下,妥欢帖木儿闻言,久久不可置信。
众将领互相对视片刻,抱拳道:“陛下,太子意图篡位,此事千真万确,陛下应该早做决断。”
“是啊,陛下如果不忍心对太子动武,我等愿代为效劳。”
这帮将领选择拒绝太子的拉拢,跑来向元顺帝告密,自然担心将来会被太子报复,纷纷建议妥欢帖木儿斩草除根,不要留后手。
妥欢帖木儿愣住了。
他和太子爱猷识理答腊?以及皇后奇氏,向来感情很深,明知道太子想要造反,却还是舍不得杀死对方。
当即摇头道:“太子应该只是一时糊涂,明日一早,朕就把他召过来,当面对质,倘若太子果有异心,朕自会训诫他,让他改过自新。”
眼看皇帝对太子竟然溺爱到如此程度,连对方要造反,都不肯首接翻脸。
几名将领脸色微变,却不好说什么,只得暂时拱手道:
“陛下,臣等告退。”
不过这件事,并没有就这样了结。
几名禁军将领退下后,越想越感到后怕,他们都清楚,太子向来是个睚眦必报的人,得知自己等人告密,绝对不会善罢甘休。
有人提议道:“我等不能坐以待毙,太子准备逼宫谋反,这己是板上钉钉的事,就算陛下没有传令,我等也应该先行动手,铲除乱党!”
其余人立刻附和道:
“说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,我等皆是禁军首领,为国除贼本就是分内之事,等做成大事后,再禀报皇帝,也为时不晚。”
“对,对,说得不错,正是此理。”
计较既定,当天傍晚,趁着太子麾下的护卫们正在吃饭,禁军众将领立刻发动提前布置好的兵马,向太子爱猷识理答腊?发起进攻。
“太子意图谋反,罪不容诛,我等奉皇帝诏,诛杀太子一党!”
“无关人等,立刻退让!否则一律以谋反论处!”
数千禁军士兵,身穿甲胄,手握刀枪,不管不顾地向着太子营帐逼近,见人就杀,毫不留情。
太子爱猷识理答腊?一方毫无防备,麾下的护卫、宦官、婢女,顷刻间被杀数十人。
“怎么回事,这帮武夫要造反吗?”
爱猷识理答腊?又惊又怒,拔出配剑,一面冲出营帐,一面高声大喝道:
“是谁如此大胆,孤如今就在此处,有本事出来与孤决斗!”
左右亲信连忙拼死将他拦住,哀声劝道:
“殿下,乱军正是冲着您来的,刀剑无眼,此地不宜久留,咱们还是快走吧。”
“是啊,这帮人说不定正是陛下派来的。”
爱猷识理答腊?回过神来,感觉亲信说得有道理,也不敢再逞英雄了,立刻翻身上马,在数十名亲信的护卫下,逃离营帐。
元顺帝妥欢帖木儿本来正在用膳,此时也被营外的混乱惊动,连忙在太监朴不花的陪同下,走到营外查看动静。
“陛下勿惊,太子一党,谋国篡位,臣等己将他们驱逐!”
眼看皇帝出营,几名叛军将领,立刻带着百十名甲士,慢慢走到对方面前,拱手行礼。
元顺帝吓得面无血色,情不自禁地后退几步,低声道:“何至于此,何至于此……”
“陛下,发生什么事了?”
听闻有人要害太子,奇皇后也急匆匆赶了过来。
原本她不来还不要紧,结果她一来,众将领立刻将矛头对准了她。
“陛下!我大元国势日非,走到今天这个地步,都是因为皇后和太子,扰乱朝纲,蛊惑圣聪,请陛下下旨,立刻处死皇后!”
“对!请陛下即刻下旨,处死皇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