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见张明不慌不忙,每次挂饵的动作都看似随意却又好像暗藏玄机。
阎埠贵心里琢磨着,难道是自己挂饵的方式不对?于是,他赶紧学着张明的样子重新挂饵,再次将鱼钩甩入水中。
又等了许久,阎埠贵的鱼漂终于动了一下,他心中大喜,以为大鱼上钩了,猛地一提竿,结果却只钓上来一只破鞋。
他气得脸都红了,用力将破鞋甩到一边,嘴里嘟囔着:“真是倒霉透顶!”
张明听到动静,转头看了一眼,依旧没说话,心里却觉得有些好笑。
他知道阎埠贵肯定是眼红自己的收获,可这钓鱼的门道,哪是他一时半会能学去的。
而且自己还有空间这个秘密武器,旁人自然无法相比。
闫埠贵不甘心就这么失败,他重新整理好钓具,再次尝试。
可接下来的时间里,他依旧收获寥寥,只钓上来几条小得可怜的杂鱼。而张明那边,麻袋己经快装满第二袋了。
阎埠贵看着张明不断增加的收获,再看看自己桶里那几条勉强凑数的小鱼,他的心里别提多沮丧了,可又实在不愿意就这么放弃……
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,张建国便向着张明钓鱼的地方走来。
在他的身边,跟着三西个穿着搪瓷厂保卫科工作服的人,为首的正是保卫科科长苏万江。
原来,张建国把那袋鱼交到轧钢厂后,便又骑车拐到了搪瓷厂。
他找到苏万江苏科长,表明自己是张明的父亲。
苏万江一听是张明的父亲,对张建国顿时就客气起来。
他满脸堆笑的说道:“哎呀,原来是张老哥啊,久仰久仰,张明那小伙子可是真不错啊,厂里上下都对他称赞有加呢!”
张建国笑着回应道:“苏科长客气了,这不,孩子在什刹海又钓了不少鱼,让我来通知您过去拿。”
苏万江一听,激动不己,连连说道:“这张明真是有心了!行,我这就安排人跟您走一趟。”
说罢,他又点了两名保卫科的同志,让他们一同跟着张建国前往什刹海。
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什刹海张明钓鱼的地方。
阎埠贵看到这阵仗,心中满是疑惑,不明白张建国怎么还带了一群搪瓷厂保卫科的人过来。
而张明看到父亲和苏万江等人,放下鱼竿站起身来,笑着打招呼:“苏科长,您来了!您看看,这些鱼就是前几天答应你的。”
苏万江看着地上那两袋满满的鱼,眼睛都亮了,竖起大拇指称赞道:“张明啊,你可真是有本事!有了这鱼我也能让兄弟们高兴高兴了。”
张明笑着挠挠头:“苏科长过奖了,就是碰巧钓得多了些,希望你们不要嫌弃这不是猪肉就行。”
阎埠贵站在一旁,听着他们的对话,心中又是羡慕又是嫉妒。
他看着张明与苏万江等人相谈甚欢,再看看自己那可怜的收获,只觉得无比失落。
此时的他,心里五味杂陈,一方面感慨张明的能耐,竟能与搪瓷厂的科长这般熟络。
另一方面又懊恼自己今天请假钓鱼,本想大赚一笔,结果却远远不如人意。
这时,张建国也注意到了不远处的阎埠贵。
他看了看还在交谈的苏科长和张明等人,心中想着可不能让阎埠贵这会儿过去搅和,影响儿子正事。
于是,他不着痕迹的朝阎埠贵走去。
张建国来到阎埠贵身边,脸上挂着友善的笑容,轻声打了个招呼:“阎老师,今儿也来钓鱼啦?”
阎埠贵正满心郁闷,被张建国这突然的招呼弄得有些不知所措,愣了一下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:“是啊,今儿有空就来试试运气。”
张建国看着闫埠贵那桶里寥寥无几的小鱼,心中大概明白他此刻的心情,但也不好多说什么。
他只是随口安慰道:“钓鱼嘛,有时候就是看运气,说不定一会儿就有大鱼上钩了。”
阎埠贵苦笑着摇摇头,说道:“唉,哪有您和张明的好运气哟,你们每次都收获满满,我今天怕是要空手而归咯。”
张建国怕阎埠贵一首纠结此事,影响到张明和苏科长那边。
便有意岔开话题:“阎老师,最近学校里工作咋样?孩子们都听话不?”
阎埠贵一听这话,像是打开了话匣子,开始抱怨起学校里学生调皮、教学任务重之类的琐事。
张建国一边耐心听着,一边时不时附和几句,眼神还不忘留意着张明那边的情况,确保他们的交谈不受干扰。
而另一边,张明正和苏万江说着这些鱼的事情。
只听张明说道:“苏科长,这些鱼你们先全部带走吧。至于其他的事情,等这几天我回厂里了,咱们再说。”
苏万江满意的点了点头,说道:“行,那这些鱼我就先带走了。不过得跟你说清楚,这些鱼有多少斤,到时候我也会告诉你的,绝对不会让你吃亏。”
张明笑了笑,一脸认真的说:“苏科长,您说这话就见外了不是?我还能不相信您?”
苏万江哈哈一笑,赞赏的看着张明,说道:“行,那我就不多说了,就喜欢你这实在劲儿。”
接着,他扭头对跟来的两名保卫科人员说道:“小李、小马,你们两个人一人扛一袋,咱们走。”
小李和小马齐声应道:“是,科长!”两人走上前,各自费力地扛起一袋鱼,麻袋沉甸甸的,压得他们肩膀微微下沉,但他们还是稳稳地将鱼扛好,等待出发的指令。
苏万江再次看向张明和张建国,说道:“张老哥,张明,那我们就先走了,回见!”
张建国笑着回应:“苏科长慢走,有事儿咱们再联系。”
待苏万江等人离开后,阎埠贵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忍不住凑到张明身边,酸溜溜的说道:“张明啊,你可真是能耐,和搪瓷厂保卫科科长都这么熟络,还能给他们弄这么多鱼,有什么窍门,也给三大爷我传授传授呗。”
张明心中明白闫埠贵的心思,不过还是礼貌地笑了笑,说道:“三大爷,哪有什么窍门,就是我经常钓鱼,知道些鱼多的地方,再加上运气好罢了。你要是多来几次,肯定也能有好收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