‘你把脸洗了吧,’姜香提醒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苏木。
‘喔喔,好!’苏木对着三舅说:“舅舅你帮我打盆水,我这脸上都是画成这样的。”
看苏木洗完脸露出那张熟悉的小黑脸,刘老三才彻底相信了这是自家小外甥。
“你一个人回来了?救你的人呢?”刘老三更关心的是苏木这段时间是怎么过的,不过看他没有瘦反而还长高了的个头,就没有问。
转而问了其他一样关心的问题。
“我已经拜了救命恩人为师,这一次是我放心不下,才提出要回来看看的,我现在有自保的能力了,”怕三舅不信,苏木还把姜香让带来的两颗人参拿出来给三舅看。
“这真是你自已采到的?”人参可是在深山里才会有的!看到这个刘老三倒是 相信自家这个小侄儿是真的学到本事了。
而且,看了一眼小侄儿手上戴着的漆黑色手串,这东西辟邪赈灾啊,能看出苏木师傅对他真的很不错了。
“舅舅,我想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?我先去水泽村看过了。”苏木看三舅放下心来,开始向他打听最近的事。
通过刘老三的讲述,苏木和姜香才知道他们离开水泽村之后发生的事。
在发现烧纸能够让墙上的字显现出来之后,县衙的人守住了每一面墙,一开始的两天,除了衙役,其他人都不让靠近。
但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太多了,即便有府衙的人守着,也有络绎不绝的人涌向被毁掉的三个村子。
一些普百姓确实被拦住就打消了去看看的心,但有些家底、势力的人,或买通,或施压,都去看了这一神迹。
后来县太爷看反正拦不住,索性让大家都能去看了,只是命人一直守着,不让任何人毁坏那几面墙。没想到这样一来,水泽村的传说反而越来越多。
其他两个被毁的村子去的人也不少。他们都觉得那两个村一定也有没被发现的秘密。因为传言越来越离谱。
为了不引发民乱,县衙组织了人手,不厌其烦的告诉去看的百姓,哪些事是真的哪些只是谣传。不过有没有人信就不是县衙能够控制的了。
听到第一个发现水泽村被毁,和发现墙上有字的人都不是刘老三之后,苏木和姜香都松了口气。这样一来,刘老三算是完美隐没在人群中了。
比他们一开始预想的好太多,原本姜香只希望有一件事不是刘老三发现就已经很好了。现在他的安全有了保障,接下来,苏木更容易说服他三舅了。
“三舅,我师傅和柳家本就有仇,所以我们之后的打算是这样的,”苏木把他和姜姐姐给舅舅安排的事一一告诉他。
“好,舅舅知道该怎么做了,”刘老三经过水泽村那事,本就对苏木的救命恩人心生佩服,现在听到他们已经有了报仇的计划,自然不会擅自行动打草惊蛇了。
“对了,舅舅,你有没有路子帮我弄到路引啊?”苏木觉得有了路引还是要方便很多,他总不能每次都靠这样的运气或者真翻墙进来吧。
“你这就是问对人了!这两个月刚好有从北方雪灾逃难过来的难民。很多人家乡都被雪覆盖了,县衙这段时间都在给办理户籍,我带你去办一个新的就行。”刘老三待在酒楼里,消息自然是灵通的。
给侄儿办个户籍而已,刚好可以。
‘苏木,你让你舅舅看看雷击木,让他来想办法卖出去,好换成钱,’姜香看了看苏木三舅租的房子,里面也没放几套衣服,猜测他的银钱也不多。
而且,想让水泽村的事传得这么广,虽然刘老三没说,但这其中他一定做了些什么。
找人办户籍也是需要银钱的,他们有雷击木可以换钱,没必要花刘老三的积蓄。
苏木听姜香的,把一直背在身后的草兜子取了下来,刘老三看着还以为这里面也是人参。
正准备让侄儿收好,就见到苏木掏出了几柄黑漆漆的木剑。剑柄上还雕着花。
“这是辟邪木剑?”有些眼界的刘老三一眼就认了出来!“这也是你师傅给你的吗?快收好,这东西要和你的手串一样随身放着,对你有好处。”
“舅舅,我有这串手链就够了,这些,是想让你找个销路给卖掉换些银钱的。”苏木杜撰出的师门是在一个深山老林里,所以这些木头常见。
不过日常用品他们是缺的,所以师傅才会在采买回去的路上发现火灾,进而救了他。
“这是你师傅的意思?还是你自已的意思?”刘老三要确定这么贵重的东西不是侄儿自已决定要卖掉的。
“我师傅的,他就是去城里靠买这些东西得的银钱。只是这次我要来县里,他让我带着过来试试能不能卖掉而已。”苏木没想到,一个谎要用无数个去圆。
不过本来姜香就是他的老师,用雷击木换钱也是姜香教他的,所以哪怕最了解他的三舅,也看不出他有说谎的痕迹。
这才放下心来,刘老三原本想着给负责办理户籍的版尹塞些钱,让小侄儿的户籍落在方胜镇。还在想着要送多少才合适。
现在有了辟邪木,完全不用担心了。因为这位版尹的母亲是出了名的信这些。家里哪个小辈伤了摔了都得请道士去做一场驱邪的法事。
所以送这个简直是送到那位版尹心尖上的礼物啊!
“有没有像你手中这样大小的辟邪木饰品啊,送版尹家老太太一柄木剑不方便老人家携带啊。”而且木剑那么大一块,送出去可心疼了。
“有,”说完,苏木掏出了自已这一个月做出的雷击木吊坠,木牌、手串。
“一样就够了,手串就行,这是送出去给你办户籍用的,咱们选个小点的就可以了。”刘老三想着,哪些道观有这个实力可以花高价买下这些小木剑。
“舅舅是这样打算的,咱们镇上有三户人家的老一辈信这个,所以咱除了道观之外,还可以去这几户人家试一试。”
总之,这东西,确实不愁销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