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后我成了后宫最红的小太监

第89章 :李明的锦囊妙计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后我成了后宫最红的小太监
作者:
三个石头的磊子
本章字数:
5298
更新时间:
2025-01-10

此时,李明在御书房外求见。皇帝说道:“进来吧。”

李明走进御书房,恭敬地行礼后说道:“陛下,臣反复思量,觉得尚有诸多细节亟待斟酌,或许臣的一些想法能为当下困境寻得突破之法。”

皇帝抬眼看向他,眼中既有期待又有疑惑,急切地说道:“哦?李爱卿快说来听听。朕这几日可是夜不能寐,食不知味,就盼着能有良策破局。”

李明说道:“陛下,关于征兵,臣建议在各地广设招募点,广纳各方人才。对于自愿参军的百姓,给予一定的安家费,让他们无后顾之忧,从而安心奔赴前线。此外,在军中设立专门的医疗队伍,及时救治伤员。如今战事吃紧,伤员众多,若不能得到妥善救治,不仅影响士气,也会削弱我军战斗力。为激发百姓的爱国热忱,我们可以张贴英雄事迹的海报,让众人知晓为国家战斗的无上荣耀。”

皇帝微微点头,眉头却依然紧蹙,说道:“李爱卿此议甚佳,只是这医疗队伍的组建和物资筹备,怕是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。朕心中也在担忧,这国库是否能支撑得起啊。如今战事连连,国库空虚,朕实在是心焦啊。”

李明接着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可从民间招募医术高明之人,给予他们相应的赏赐和荣誉,料想会有人甘愿挺身而出。再者,令各地官府收集药材,统一调配至前线。臣曾听闻一种高效的生产方式,若用于制作兵器、盔甲等,可大大提高效率。比如采用分工合作,让工匠各司其职,如此便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更多精良的装备。为确保物资运输安全,还当组建专门的护卫队。”

皇帝说道:“此计可行,但如何确保这些药材能及时、足额地送达前线,仍是难题。这一路上山高水远,变数颇多,朕实在放心不下。若是中途被敌军拦截或者出现其他意外,那可如何是好?”

李明道:“陛下,可派专人负责此事,立下严格的军令状,若有延误或贪污,严惩不贷。同时,利用驿站系统,开辟专门的物资运输通道,确保一路畅通。另外,采用特殊的通信方式,防止情报被敌军窃取,保证信息传递的机密性和准确性。臣觉得可以设置独特的暗号和密码,只有我方知晓其含义。当然,这暗号和密码需定期更换,以防被敌军破解。”

皇帝微微颔首,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思索,说道:“嗯,你考虑得颇为周全。只是这密码和暗号的设置,需得谨慎,不可被敌军识破。若有差池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李明又道:“陛下,如今朝廷全力应对战事,后方的治安切不可疏忽。臣担忧会有不法之徒趁机滋事,扰乱民心。”

皇帝皱起眉头,神色严峻地说道:“李爱卿,依你之见,该当如何防范?此事若处理不好,后方不稳,前方将士如何安心作战?”

李明说道:“陛下,可令各地官府加强巡逻,对盗匪严惩不贷。同时,强化对舆论的引导,杜绝谣言传播,以免民心惶惶。比如通过张贴告示、官员宣讲等途径,让百姓明晰真实战况,增强取胜的信心。再者,设立举报奖励制度,鼓励百姓检举不法行为。对于举报属实者,给予一定的奖励,比如减免赋税或者赐予荣誉。当然,对于恶意诬告者,也要加以惩处,以正风气。”

皇帝说道:“此事便交予你办理,务必确保后方安稳。朕可不希望前方将士浴血奋战,后方却乱了套。你可要给朕办得妥妥当当,不可有半分差错。”

李明应道:“臣遵旨,定不辱使命。只是这奖励的具体细则,还需陛下定夺。臣定当按照陛下的旨意,严格执行。”

皇帝长叹一声,满脸忧虑地说道:“李爱卿,当下局势,朕压力如山。若不能击退敌军,朕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,又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。朕这心里啊,就像压着一块巨石,整日不得安宁。”

李明宽慰道:“陛下切莫过度忧虑,我朝将士英勇无畏,百姓一心向国。只要上下同欲,必能克敌制胜。且臣还有计策,我们可构建‘情报网’,广泛收集敌军各类信息,诸如他们的军事部署、将领习性等,做到知彼知已。比如派遣细作混入敌军,或者尝试策反敌军中立场动摇之人,为我方提供情报。但这细作和策反之人的挑选,需得极为谨慎,不可走漏风声。一旦被敌军察觉,不仅前功尽弃,还可能危及我方人员的性命。”

皇帝目光坚定,语气坚决地说道:“但愿如此。李爱卿,你可要多多为朕分忧啊。这其中的分寸和风险,你可要拿捏好。切不可因小失大,误了国家大事。”

李明拱手道:“陛下放心,臣定当殚精竭虑,死而后已。哪怕肝脑涂地,也在所不惜。”

李明接着说道:“陛下,民间募捐之事亦可行,号召百姓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共同抵御外敌。”

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希望,却又略带担忧地说道:“此计甚好,但需把控得当,不可强征强捐,以免引发民怨。朕可不想在这危难时刻,失去民心。民心若失,国将不国啊。”

李明点头道:“陛下放心,臣自有安排。比如举办募捐大会,邀请富商名流带头捐赠,激发百姓的参与热情。同时对捐赠者进行公开表彰,使其倍感荣耀。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捐赠等级和相应的奖励,比如捐赠达到一定数额者,赐予牌匾或者特许其子弟入学。另外,对于那些家境贫寒但仍愿意出力的百姓,也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,比如在当地树立牌坊,表彰其爱国之心。”

皇帝站起身来,走到窗前,望着远方,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李爱卿,朕每每想到百姓可能遭受战火之苦,就寝食难安。朕身为天子,不能护百姓周全,实在愧疚。朕恨不得亲赴战场,与敌军拼个你死我活。”

李明说道:“陛下心怀百姓,乃天下苍生之福。臣等定当全力以赴,保我朝太平。百姓们也都明白陛下的苦心,定会齐心协力,共渡难关。只要陛下稳坐朝堂,指挥若定,胜利必将属于我们。”

皇帝转过头,看着李明,目光中充满信任和期待,说道:“李爱卿,朕知晓你忠心耿耿,此次若能成功化解危机,朕定重重有赏。”

李明连忙跪地,诚恳地说道:“陛下言重了,为陛下效力,为朝廷分忧,为百姓谋福,乃臣之本分,不求赏赐。臣只愿我朝早日战胜敌军,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。若能如此,臣便心满意足了。”

李明继续说道:“陛下,关于与友邦联合之事,臣觉得需派能言善辩且熟悉邦交之臣前往,清晰阐明利害关系,力求争取最大的支持。比如精心准备丰厚礼物,展现我方诚意。而且提前摸透友邦的需求和关注点,针对性地提出合作方案。但在与友邦合作时,也要保持警惕,不可让其窥探我朝机密。毕竟,国与国之间,利益为重。”

皇帝沉思片刻,缓缓说道:“李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?此事关系重大,人选必须慎重。”

李明道:“礼部侍郎孙大人或许可行,他曾多次出使他国,经验丰富,能担此重任。只是还需为孙大人配备得力的助手和护卫,确保行程安全。另外,要提前为孙大人准备详细的资料和应对策略,让他有备而去。”

皇帝点点头,严肃地说道:“那便依你所言,速去安排。此事不容有失,务必让孙大人不辱使命。若能成功联合友邦,对我朝局势将大有裨益。”

李明告退,皇帝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暗自祈祷此次危机能够顺利化解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