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一鸣带着礼物给庄老师拜年的。
后来被庄老师安排到隔壁林工家里,这里几个孩子围着看,张伟坐在门口的一处椅子上,喝着茶水。
“一鸣啊,都是小孩子家家的,来坐坐就行了,带什么礼物,以后不许了,一会儿走的时候把罐头带回去”
庄老师说完,大家都看向林武峰,刚把罐头打开。
“没事的,庄老师,我们之前总是来问题,也怪打扰小朋友的。”一鸣表叔宋向阳。
“栋哲你去拿碗和调羹”
“好的”
“多拿点”
“知道了”
“我本想着考上大学在看庄老师,所以第一次落榜的时候没来看庄老师,要不是宋老师把我们劈头盖脸骂一顿。我多半现在也不会来,不好意思,落榜了,怪没脸的”李一鸣
“诶呀,有考上的,就得有没有考上的,什么有脸没脸的”宋莹
黄玲砰了一下宋莹“是不是这个道理嘛”
“总是把有道理话,讲出的一副不讲理的味道来”黄玲说道
“也不怪他们,毕竟学的时间也少,还是好多年不学临时往回补,考不上也算正常的,还有学校的学生落榜呢,都是一样的。”张伟说着喝了口茶。
“那你们以后,有什么打算”庄老师。
“我们这次,来也是打算问问庄老师和林工的意见,我有个朋友,他也是待业青年,他写了一封信给劳动局说工作问题,劳动局给了几条建议,其中有一条是发展个体经济”李一鸣
“个体经济,什么个体经济”宋莹
“你往了,之前卖盆的”
“倒买倒卖”
“劳动局的同时暗示我们去观前届玄妙观人多的地方摆摊,卖写裤头袜子,针头线脑。这些小物件,国营商店看不上,我偷偷去玄妙观看过,类似的小摊生意还不错”李一鸣
“联防不抓吗”林武峰
“经常有人卖东西,需要边卖边躲”李一鸣
“那他们胆子也太大了”黄玲
“那坑定是挣的多,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干了。是吧一鸣”宋莹
“是,虽然是小物件,一天下来也卖不少钱”
“那袜子针线都是哪来的呀”
“都是从上海进货,一天来回”
“一鸣,我跟你讲,虽然落榜了,但你也是高中毕业,有知识有文化,做个体户,这个多丢人啊”庄超英
“一鸣,你妈是想让你进棉纺厂,政策无论怎么变都是稳定的”
“我问过了,摆摊不影响排队的,可以一边摆摊,一边排队等位置”
“一鸣还好,像我们知青才真不晓得怎么办了”宋向阳
“知青政策不是下来了,苏州的政策很宽的”林武峰
“可是没有单位接收,我们大队说了,只要有单位接收立马放人。”宋向阳
“我看这个个体户就很好,也不算丢人,都是自已努力挣钱吃饭,没工作就得做点什么,不然等分配工作得等到什么时候,谁也保证不了他就一定能进厂上班。你们也看出来了还有很多知青回来,他们这里有多少人是能靠靠家里人直接进厂的,再加上本来厂里的人,厂里工人的一些马上到工作年龄的子女,苏州所有的厂能满足接收这些人吗。得有很大一批人没有工作,不做个体,不想办法怎么活”张伟直言说出了这些事情。
“就说棉纺厂,宋姨和黄姨都在,棉纺厂真有能力一下子接收几百几十个人工作吗,你们厂里真的有那么多岗位吗,就不说外来的,你们厂里有多少人的孩子也到工作年龄想进厂的”
黄玲和宋莹对视着,厂里的事她们都很清楚,岗位确实不好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