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里经过多次会议考虑到实际情况,所以在东城区增设了二十个早餐摊位证,
用来便利解决那些不愿意自已做早饭,没时间做早饭的工人吃早饭的问题。
我们南锣鼓巷街道办分到了两张早餐摊位证,如果你们有人想去卖早餐的可以去街道办找我申请。”
王主任的话音落下,四合院的人都“哇!”的惊呼了起来。
“王主任,这办理早餐摊位证后,食材的来源是不是区里帮着解决的。”
这时候秦淮茹开口询问了起来,她可是有脑子的人,要是区里能帮助解决食材,那可是一定能赚钱的。
凭傻柱的手艺,每天早上叫他去做早餐,还能给棒梗多赚点彩礼钱,给小当和槐花多赚点嫁妆钱。
“对呀!王主任,区里帮着解决食材吗?”
闫埠贵这时候也发现了其中的关键问题,所以也是开口询问道。
接着还有几个人都是问了这个问题,看样子他们都找到了财富的密码。
“咳咳咳!”王主任轻咳了几声,脸上露出了有些尴尬的模样,
要是区里能解决食材的问题,她还至于一个四合院一个四合院的通知过来吗?
大家都知道能合法的赚钱,就是光靠卖食材的差价都能赚不少的钱,
街道办自已都安排人做了这个早餐摊位,还会让你们来做。
“这个需要你们自已解决食材,区里是没有计划内的物资提供的,有摊位证下乡采购食材不算投机倒把。”
王主任的话语落下,四合院安静了下来,
所有人都不开口说话了,一个个脸上写满了我们又不是傻子。
张玉兰看到众人的表情,微微一笑,她算是知道了这早餐摊位证是什么地方来的了,
原来系统是这么安排的,要让她自已去申请,这才是合理合法。
王主任看到众人的表现,就知道了这四合院肯定也没戏,看样子没有人愿意办理这早餐摊位证。
“王主任我申请一张。”
四合院内很安静,王主任都要准备宣布散会的时候,张玉兰举起了手。
王主任脸上一喜,这摊位证可是上级宣布下来的任务最少需要搬出去一张,
要是任务完不成街道办可是要受到批评的,王主任早就感觉已经亚历山大,
现在有人愿意办,那就算街道办完成了任务。
“哇!”四合院内就喧哗了起来,
“玉兰,你有工作的可是工人,做了这早餐摊可没时间工作了。”
林大妈急忙拉着张玉兰小声的劝说道,她觉得张玉兰脑子又开始犯傻了急忙劝阻。
“没事,林大妈,我的工作是王德瑞留下的,等小兵初中毕业就让他去当工人,
到时候我家不是小兵还是我都还是要再找一个工作,
我这是未雨绸缪,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肯定要先争取下来。”
张玉兰直接找了一个合理的想法告诉了林大妈,她心里早就有了主意,
现在已经是65年,马上就要到66年,王小兵初中毕业后肯定会被安排知青下乡,
为了不让王小兵下乡,她是一定要给王小兵弄一个工位的,
有了工位就可以不下乡,当然有人说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可以不下乡,
这的确没错,可是政策是政策,执行归执行,
很多地方一个孩子也有被安排下乡的,她可不敢赌不想赌,
王德瑞的工位必须归自已这个便宜儿子,而且王小兵有了工位后还可以分公房,
张玉兰名下有房是没有资格分公房的,将来等王小兵结婚后,
她四合院的两间房同样会还给王家,怎么算都是利大于弊,
其实她的心里早就有过规划,只是年代时机不合适也没有机会实行,
她自已可是要完成主线任务的,因为系统才是她自已的财富密码。
张玉兰的话让有些人罗有所思,不过四合院这些人压根没有眼界,
也就思考一下,她们盘算了一下,没有食材来源根本赚不到什么钱,
而且她们的手艺要是出去摆摊估计摊位都要给人掀了。
“张玉兰我劝你还是好好想想,真的要办理的话明天去街道办找我,”
王主任希望的是家里有闲人的去弄早餐摊,四合院很多人家都是一家三四五口人,只有一个人在工作,
其他的家里人就是做了家务后闲着聊天,她希望的是那些人去,
而不是只有一个工人养家的家庭去办理,当然这话她不能说,说出去了那不就是承认这早餐摊就是一个坑么。
“好的王主任,我会好好想想的。”
张玉兰答应了下来。
王主任通知完后就走了,她还要去别的四合院宣传。
“玉兰,你说的是没错,可是王小兵成年还要好多年,这……。”
林大妈还想劝说张玉兰,张玉兰的手艺她倒是不担心,有这手艺肯定能赚钱,可是食材和手艺无关呀!
“林大妈,你别劝我了,你忘了我老家有很多亲戚的吗?食材我能弄到开个早餐摊赚的肯定不比工资少,而且人还轻松你放心好了。”
张玉兰继续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。
“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放下心来,那我也就不劝你了。”
林大妈听到张玉兰这么说也就没有再劝说。
众人听到张玉兰和林大妈的对话,也明白了张玉兰的确可以搞到食材,
毕竟人家亲戚这么多,而且都在农村,农村人卖给各厂的采购员都行,为什么不能卖给自已的亲戚。
这让不少人都羡慕了起来,奈何她们可没有这么多的农村亲戚,
就算有亲戚多的,平日里也不怎么走动早就断了联系。
他们也不怀疑张玉兰说谎,张玉兰以前说过有不少的亲戚,
那时候还是有些人是不相信的,认为就是张玉兰在吹牛怕被人欺负。
但是两年前,张玉兰的亲戚来过四合院,这也是族老特意让人过来的,
目的就是怕张玉兰在城里被四合院的人欺负,乌泱泱的来了十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十多个大妈,
他们本来就是进城去卖粮食和蔬菜的,他们送给张玉林的粮食就有好几百斤,
张玉兰灾年都带回去了一百五十斤的粮食,也算是对村里有贡献,
这两年村里收成好了,所以给张玉兰带过来了不少的粮食,
四合院的人这才知道张玉兰压根不是吹牛,老家的确有不少的亲戚,
而且还是人强马壮,年轻人各各身材魁梧,大妈各各都是嘴皮子利索彪悍,
这也就是贾家,易中海,傻柱都不敢找张玉兰麻烦,只敢孤立张玉兰家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