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,杨过心中如波涛翻涌,无数灵感在识海中闪现。
至阴?至阳?
至柔?至刚?!
阴阳刚柔,是否有至极?
杨过虽知阴阳无穷,刚柔无尽之理,却仍想弄个明白。
求道,探寻天地宇宙之奥秘,是一切有情众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。
亦是每个生灵的本能。
纵有化道之劫的前车之鉴,杨过还是抵不住悟道的诱惑。
那种窥破天地玄机,大道奥秘的美妙,任何生灵都抵御不了。
三日前,杨过的神念在越女剑世界,得阿青的先天元气之助,晋入顿悟之境,得窥一丝天地宇宙的构造之理。
世界开辟、演化、升维的奥秘,已被他参悟些许。
如此高屋建瓴,俯瞰诸道,对时空、阴阳、五行等诸般道理,均有一丝心得。
尽管所悟极浅,与时空、阴阳、五行等大道全貌相比,就如诸天界海中的一滴水,万古时空中的一粒尘,但对杨过而言,目前已然够用了。
阴阳刚柔之道再玄奥晦涩,也只是天地宇宙的一部分。
杨过对诸天万界的本质构造,有了一丝极浅的理解,以此印证阴阳刚柔之道,自是事半功倍。
阴生柔,阳生刚。
阴阳动静,刚柔虚实,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。但诸道是否有至极?
不得而知。
太阴是否算至阴?
太阳是否为至阳?
亦无法确定。
以杨过如今的道行,要参悟道之至极,实在太难了。
还好有《九阴真经》可供参考。
《九阴真经》虽然只是凡间功法,但立意颇深,对他参悟至阴之道颇有裨益。
杨过在海边静静伫立,以《九阴真经》为基础,结合前世仙侠玄幻小说中似是而非的理论,开始推演至阴之道。
金乌落,玉兔升。
朝霞涌,晚霞散。
......
如是这般,循环往复。
不知不觉已是十日过去。
郭靖、黄蓉、郭芙、柯镇恶、武家兄弟等人都是肉体凡胎,自然禁不住如此苦熬。
只得换班睡觉,轮番为杨过护法。
好在桃花岛孤悬海外,与世无争,岛上又遍布奇门阵法,无须担心外界侵扰。
“蓉儿,过儿这般不饮不食,真的无碍么?”
郭靖满脸忧虑,目光不时环顾四周,以防不测。
杨过上次悟道,险些化道而亡。
此番别又遇到甚么劫难吧?
对杨过孜孜不倦的悟道修炼,郭靖甚是不解。
在他看来,过儿已是天下无敌,何必如此激进冒险?
虽说天道高远,仙道,长生是每个生灵本能的追求,但路漫漫兮,何必着急?
尤其是,求道之路多灾多难,一个不慎便有形神俱灭,万劫不复之祸。
郭靖没修过仙,很难理解杨过为何如此执着。
他却不知,杨过并非痴迷悟道,急于求成。
而是资质太好,悟性太高,又有魔狱玄胎和苦海残月加持,一不小心就悟道了。
其他修士毕生难求的顿悟,于他而言,就如吃饭喝水般易得。
“靖哥哥,过儿是神仙转世,有千万年的修炼经验,不碍事的。”
黄蓉只得如此宽慰丈夫。
她虽与杨过交往颇深,但暂时还未踏上仙途,对修仙悟道之事不甚了了。
担心杨过的何止郭靖一人。
黄蓉的一颗芳心,也记挂着这个夜夜念之、何日忘之的小男人。
可他们再怎么担心,也帮不上忙。
杨过并未如黄蓉说的那般经验丰富,胸有成竹。
他也是第一次修仙,在求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,哪有什么把握?
有了上次险些化道的前车之鉴,杨过如今悟道甚为谨慎。
秉承着量力而行,浅尝辄止的原则,绝不贪多。
因此,参悟至阴之道时竟是无惊无险,一片坦途。
十日后。
杨过对至阴之道有了一丝领悟。
在他眼中,天地从一个黑点开始坍缩。
黑点凝缩到极致后,轰然炸开,混沌乱流之中,一缕青色元炁迸射而出。
青色元炁至阴至寒,将翻滚的混沌气流冻住。
天地霎时陷入绝对沉寂。
不知过了多久,沉寂的时空中,孕育出一点阳和之气。
而后阴阳交泰,两仪相生,演化金木水火土风雷等先天元炁。
这些先天元炁,宛若一条条绚烂的线,勾勒出五彩缤纷的世界。
混沌生太阴。
太阴者,至阴之道也!
至阴生少阳,阴阳化两仪,演太极、五行和万物万象。
杨过也不知道自已所悟是对是错。
但能窥见一点天地本真,便是天大的造化。
他领悟太阴之道后,无尽时空外,一尊力战禁区邪祟,几乎油尽灯枯的皇者,仿佛有所感应,将目光投向天地之外,似欲看到那位“道友”的身影。
混沌界海之上。
至高界。
太阴星。
一尊清丽绝世,芳容朦胧,让无数神仙魂萦梦绕的神祇,也微微垂眸。
清冷的目光,穿透无尽界海,望向那毫不起眼、细若微尘的末法之世。
【差点太监了......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