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道办在乡下有两个猪圈教育地,
一个村子富裕点,环境还可以,
正常情况街道办都是送人去那个地方,
另外一个村子比较穷,而且比较脏,
他们准备跑远点,把贾张氏送那边去。
秦淮茹此时脸色煞白,一句话都不敢说,
她没有想到街道办,派出所行事如此的果断。
她本以为贾张氏只要闹闹,
潘主任肯定会和她们谈,
就算要没收易中海的家产,
也会留下一半给她们孤儿寡母的,
谁知道现在会这样,
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。
“秦淮茹,你别忘记你也要下乡教育一个月,你再闹的话,我再给你加一个月。”
潘主任目送贾张氏离开,心里也是畅快了不少,转头看着秦淮茹警告道。
“呜呜呜!潘主任,我不是闹,你把我男人的家产都罚没了,你让我家孤儿寡母怎么活,你这不是要逼死我们家吗?”
秦淮茹不在闹,而是发挥了特长,这样潘主任总不会说她闹事了吧,她这是在哀求和乞求。
“秦淮茹,你别来这套,你这套我见多了。”
“以前怎么活的,以后就怎么活,”
“你和易中海结婚一个星期都不到,咋地以前没有易中海,你全家都活不下去了吗?”
“易中海的前妻才走了多久,”
“你就嫁给你易中海,加上你刚才说的话,”
“那街道办可真要好好的查查你,要是让我查到苗翠兰的走,是因为你的关系,”
“我想你以后的日子可真的难活了。”
潘主任早就觉得易中海和秦淮茹结婚那件破事不太对劲,
只是苗翠兰离开了四九城,
找起来费人费钱费时间,
还不一定能找到人。
没有人举报,街道办也没有这么多人力可用,
可秦淮茹要是继续还这样和街道办对着干,
她还真准备花点大力气,派人去找苗翠兰。
秦淮茹听到潘主任的话,
这次是真的吓住了,
苗翠兰还真是她故意弄走的,
要是街道办找到苗翠兰,问出原因,
她可是要挂牌子逛街的。
潘主任见秦淮茹不说话,
就知道秦淮茹是怕了,
更断定苗翠兰的出走和秦淮茹少不了关系。
不过她心里也感叹,苗翠兰走了好,
要是她知道易中海被喂了花生米,
又是一出苦情戏。
易中海已死,这事情追究下去也没有意义,
只会连累整个红星四合院和南锣鼓巷的名声。
接着街道办继续搬东西,
秦淮茹只能含着泪,心疼的看着他们搬,
一句话都不敢说。
半个多小时后,整个屋内被清空,
甚至连青石地板都被敲了起来查看了一遍。
撬地板是林队长的主意,
他可没有忘记张启明的话,张启明要配方。
结果配方没找到,
只找到了六百多块钱。
易中海作为八级钳工,
只有六百多块钱很不合理,
所以街道办翻找了易中海所有的衣服,
在口袋中没有找到钱,只找到了一张药方。
林队长大喜,
这纸泛黄的程度最少十五年往上,
那应该就是张启明所要的配方,
而且上面的药名大部分和张启明探监易中海说的一样。
“不对呀!易中海怎么可能只有这点钱,他在轧钢厂工作了这么多年,工资这么高。”
潘主任满脸疑问的喃喃自语道。
秦淮茹也听到了潘主任的话,
心里突然一喜,
她感觉自已还有机会。
她还有机会拿到易中海藏的钱,
就是屋子都被街道办和派出所查过,
易中海的钱应该不是藏在屋内,
可他不藏在屋内到底把钱藏在了什么地方。
这让秦淮茹有些无从下手。
“潘主任,易中海上个星期报过案,说苗翠兰带着她的钱跑了,这件事是我过来处理的,当时我没有给立案。”
一个负责登记的工安听到潘主任的话,立刻对着潘主任解释道。
这下事情算是明白了,易中海是真的没钱。
秦淮茹听到工安小同志的话,
心里瞬间拔凉拔凉,
她再一次被易中海给骗了,
而且这次什么好处都没有弄到,
自已倒是变成了二次寡妇。
她秦淮茹的名声全毁,
以后她还怎么嫁人,谁还愿意接近她。
谁会娶一个死了两个男人的寡妇,
一个男人可以说运气不好,
两个男人不拖拖的扫把星克夫命么。
秦淮茹瘫坐在了地上发起了呆。
四合院的人内的人也没有管秦淮茹,继续看热闹。
易中海家里被清空后,
街道办的人带着易中海的家具,锅碗瓢盆,衣服等生活用品离开了四合院,
这些东西归街道办所有。
林队长也带着人离开了四合院,
易中海罚没的钱归派出所处理。
轧钢厂保卫科的同志,
把易中海的屋门关上,用封条封了起来,
封条上面写着,轧钢厂回收,请勿撕毁,后果严重,下面就是一个公章。
“保卫科的同志,你们把房子封了,那我住哪里呀!”
秦淮茹这时候看到贴封条,她急忙询问。
“我们接到的命令就是回收房子,你住什么地方和我们有什么关系。”
“原来住什么地方就回什么地方去住。”
保卫科的人直接说道。
“同志,我也是轧钢厂的职工,”
“易中海是我男人,他现在不在了,那房子我应该还是可以住的。”
秦淮茹继续据理力争,易中海的钱没了,家里的东西也没了,总不能房子都不给她吧,她还指望以后收租的。
“你是秦淮茹吧,”
“这房子是分配给易中海的,不是配合给你的,”
“而且你的工位属于贾家,”
“不是你自已的工位,贾家已经分过房子,”
“所以你没有资格申请房屋,你可以回贾家住,一工一房是国家规定。”
这时候一个轧钢厂的后勤干事站出来说道,
贾家的情况他知道,
当初就是他处理贾家的资料,
然后提交到的工会,
所以知道的算是比较多。
当然这一工一房也有区别,
这一工就是指的正式工,
正式工有权利分一套房,
一房不是一间房,而是一套房。
这会根据工人家庭,还有工人等级等实际情况而定,这都是有标准的。
贾贵当年就不说了,那时候没有规定,而且家里三口人,一间房足够。
公私合营后就有了相关的规定,
贾家现在虽然人口多,一间房明显不够住,
可贾家依旧是没有再次分房的资格,
一来是四九城房屋紧缺,没有多余的房子分。
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贾东旭十年一级工,轧钢厂之耻,
秦淮茹目前还是临时工,
根本就达不到二次分房的资格,
二次分房都要五级工以上才有资格。
轧钢厂要是现在给贾家分房,
这事情被人知道,
估计轧钢厂里面其他工人肯定不服气,
大家都会觉得不公平,百分百会闹事。
轧钢厂领导怎么可能会自已找麻烦,
帮着贾家违反规定,
要是出现群体性事件,
全厂领导都要倒霉。